中新社利馬12月9日電 (記者 彭大偉 俞嵐)被視為應對氣候變化“後進生”、得到本屆氣候大會最多“化石獎”的澳大利亞終於在綠色氣候基金捐資方面“表現”了一把。
  前來參加利馬氣候大會的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(JulieBishop)9日宣佈,該國將在4年時間里為綠色氣候基金捐資2億澳元(約合1.66億美元)。
  綠色氣候基金是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框架下的一項資金機制,旨在為發展中國家應對和減緩氣候變化籌集資金。澳大利亞此前因堅持不向該基金註資,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批評。
  不過,國際非政府組織9日晚間還是將當天的“化石獎”頒給了澳大利亞,理由是其對氣候變化表現出“蓄意而為的無知”。
  發達國家此前承諾,將於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以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。加上澳大利亞此次的承諾,綠色氣候基金總規模目前剛剛突破百億美元。
  “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。”受到氣候變化威脅嚴重的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總理埃內萊·索波阿加認為,這一規模遠遠不夠。
 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的第5份評估報告,發展中國家到2050年前適應氣候變化的估算成本為每年700至1000億美元。
  然而,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最新發佈的報告,即使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使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°C以內的水平,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成本依然可能高達上述700至1000億美元規模的2到3倍。
  “這個數還不是很理想,因為100億距離1000億的目標還是差得很遠,而且這100億也不是一年的,是近期的啟動資金,任務還是非常重。”中國氣候談判首席代表蘇偉說,利馬會議需要推動有關方面對此採取實實在在的行動。
  樂施會政策顧問JanKowalzig表示,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已有提案要求發達國家陳述在兌現1000億美元方面的具體進展,併列出一個詳細的路線圖,讓人們看到這些資金在未來幾年如何從承諾變成現實,“這一提案能否保存在本周末的正式文本中,是個關鍵問題”。
  綠色和平氣候政策專家AbhishekPratap指出,如何提高後2020年的氣候資金規模也懸而未解,美國和瑞士等國在過去的談判中一直阻礙這些討論。
  對於利馬氣候大會將如何決定綠色氣候基金的命運,樂施會駐利馬氣候大會負責人KellyDent認為,儘管綠色氣候基金已基本達到啟動所需的額度,但這僅僅只是實現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所需財政支持的第一步。
  “利馬大會的談判代表們不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,現在亟需的是一份關於各國如何兌現1000億美元承諾的路線圖。”KellyDent強調。(完)  (原標題:澳大利亞“浪子回頭” 綠色氣候基金艱難過百億美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vmdoemndg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