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報訊 圖為:昨日,武漢國際會展中心,郎永淳為自己的新書《愛,永純》來到2014中國(武漢)刊博會現場簽售。 (記者 孫文 攝)
  記者 海冰 文俊 實習生 黨李丹 通訊員 張士龍
  過去3至5年,期刊整體市場環境的巨變甚於過去30年。近一年多來,國內外有不少雜誌停刊,同時也有多個雜誌逆勢創刊或全新改版。面對機遇和挑戰,傳統大眾期刊的未來何在?
  昨日,作為本屆刊博會重頭戲之一的“2014中國期刊媒體國際創新發展論壇”受到業界關註,在分論壇“大眾期刊融合創新”的專題討論上,國內外期刊界大佬們談到最多的關鍵詞,是“信心、創新、融合”。“談到期刊未來,首先要強調不要迷失。”論壇嘉賓、時尚集團法務總經理樊百樂認為,目前業界有個共識,傳統期刊是有核心競爭力的,就是有非常強大的編輯隊伍和很強的內容生產經驗。他舉例稱,如何報道一場“秀”,如何報道一款新出廠的手錶,如何報道一款新車,他們有很多經驗,這種經驗是歷年積累的,不是輕易能被取代的。
  中國少兒新聞出版總社社長李學謙也認為,不管業態怎麼發展,對於做出版的來說,需要堅持的還是內容為王,編輯為本。
  移動互聯網大潮洶涌,移動商務迅速崛起;相當多智能可佩戴設備出現……日新月異的電子時代,大眾期刊轉型的腳步也在加快!
  意林集團執行社長李振紅介紹,該集團在轉型中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結合,目前手機客戶端下載量達800萬,新浪微博粉絲281萬,微信訂閱號50萬。線下則建立意林中小學文學社聯盟,已與幾百所學校合作,並舉辦作文大賽、辯論賽、演講比賽、公益活動、漂書等系列活動。“傳統期刊轉型會面臨人才、技術、意識等挑戰,但我覺得沒有想象的那麼難”,赫斯特國際集團中國區出版總經理劉穎以旗下《嘉人雜誌》為例稱,該刊搭建了全媒體平臺,建有垂直網站、數字化雜誌、APP等,特別在細分市場上積極探索,併進行跨平臺合作,取得不錯成績。她認為,“傳統期刊一定要以固有平臺為切入點,積極介入全網的營銷服務,真正的為目標用戶、廣告客戶提供價值。”
  來自美國的國際期刊出版集團康泰納仕中國區總裁也談到,在數字時代,“找準顧客仍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,用戶稱心如意的體驗相當重要,不管我們使用什麼樣的平臺,借用什麼樣的媒體,這都是我們出版商必須要註意的方面。”
  雜誌鋪是國內最早做雜誌線上訂閱的公司,其廣告總監翟寧分享了他理解的“互聯網思維”,即便捷、參與、免費、數據思維,最後是用戶體驗。“蘋果手機的產品做到極致,用戶體驗非常好,報刊也一樣,紙張、印刷質量包括色差和反光等,都直接決定用戶體驗的感覺。”
  現代移動數碼CEO兼《周末畫報》出版人崔劍鋒介紹,在內容傳播上,他們嘗試進行“梯度傳播”:首先做出的內容,第一想到社交媒體,因為它便利,先寫一兩句話、上一些圖,讓它先炒起來,引起讀者關註;第二步會在手機版或平媒上做一個及時報道;接下來,會把這個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做成專題,分別呈現在平面和數碼媒介上,在數碼媒介上,除文字和圖片外還會配上音頻、視頻,甚至是互動特效,形成全方位的立體效果;最後“梯度傳播”還要回到社交媒體,讓它在社交媒體上繼續發酵,把其價值挖深、挖透。
  “傳統媒體有著自身的優勢,如專業的採編力量和原創能力、專業的營銷團隊、優質的客戶資源。”劉穎表示,只要能夠積極地推動組織變革,擁抱改變,傳統媒體一定會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傳播力量。
  (原標題:圖文:信心 創新 融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vmdoemndg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