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命運備忘錄——新疆“80後”、“90後”農牧民轉型心路歷程》系列報道之八
  殘疾女工在伽師企業創造新生活
  亞心網訊(記者帕蒂曼)相對於身體狀況正常的人,殘疾人的生活要更為艱難。在南疆“80後”、“90後”新生代年輕人中,殘疾人更是一個值得關註的弱勢群體。近日記者在伽師縣企業採訪時,認識了這樣一群“80後”、“90後”殘疾女工,受惠於各地推出的民生優惠政策,她們得以走進企業,憑著想要改變命運的堅強意志,以最快的速度實現了從農民到現代產業工人的轉型,並通過努力成為各個行業里的佼佼者。她們堅強樂觀地奔忙在現代企業中,用雙手創造著各自全新的生活,成為一道最可愛、最美麗的風景。
  吾爾尼沙·吾布力:她們都想改變命運
  7月6日,伽師縣自治區級工業園區雅戈爾制衣廠里,吾爾尼沙·吾布力正在倉庫里,一邊清點產品,一邊認真記錄著。她抬起頭,露出一雙漂亮的大眼睛,額頭被濃密的烏髮覆蓋著,一滴滴汗珠滲了出來,她用握著筆的右手,輕輕擦了一下汗,仰起臉笑著對我說:“每天我都必須做好清點工作,這樣工廠全天的日常工作就能夠正常運轉。”
  有人說:“當上帝關上一扇窗,便會打開另一扇窗。”對於吾爾尼沙·吾布力,這扇窗關得這樣無情。
  家鄉卧里托格拉克鄉卡塔爾敦村的小溪、田野,曾令吾爾尼沙·吾布力擁有快樂的孩童時代,兩歲那年,因一次就醫過程中發生意外,她的右腿落下了終生殘疾。“自此,我就多了一條腿。”吾爾尼沙·吾布力拍了拍左臂下的拐杖說。
  因為行動不方便,從小吾爾尼沙·吾布力乾什麼都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行,上學,她要比別人起得更早、作業她要比別人寫到更晚的時候,憑著一份堅韌不拔的毅力,她順利上完了初中的學業。
  吾爾尼沙·吾布力是家裡的老二,她還有一個姐姐、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,初中畢業後,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,她不得不另謀出路,15歲時,家人送她去學習縫紉技術。
  吾爾尼沙·吾布力覺得,縫紉是個特別適合她做的工作,不用走遠路,坐在縫紉機前操作也不累,那時候,她感到自己找到了一條能養活自己的出路。兩年後,已出師的吾爾尼沙·吾布力開起了一間小得不能再小的縫紉店。
  “如果我能一直堅持獨自生活,也許今天的我會更好。”吾爾尼沙·吾布力說,父母看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,開始張羅起她的婚事,20歲時,吾爾尼沙·吾布力就成了人家的媳婦,擁有了自己的小家並沒有改變她的命運,2012年4月,她選擇了離婚。
  整整一個月,吾爾尼沙·吾布力把自己關在家中,想起20多年來為了證明自己所付出的所有努力,她淚如雨下:“命運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?”她一遍遍地問自己。
  一次偶然機會,吾爾尼沙·吾布力聽說縣裡有一家企業要招收縫紉工,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雅戈爾制衣廠,來了以後她才發現這裡還有許多年紀與自己相仿的殘疾女孩,她們每個人的經歷都很坎坷,但她們都沒有放棄改變命運的決心。
  她認識了家住克孜勒蘇鄉吐克勒村吐尼沙古麗·卡德爾。在工廠,因為勤學好問、幹活麻利,吐尼沙古麗·卡德爾被稱作“全能工”,查線、開扣眼、接袖標、打包……她樣樣都懂、樣樣幹得有板有眼。
  “我們都有縫紉基礎,所以只要你靜下心來,就沒有學不會的。我們不僅不能把自己當成不如別人的殘疾人,還要比別人加倍努力。”吐尼沙古麗·卡德爾這樣對吾爾尼沙·吾布力說。後來,吾爾尼沙·吾布力才知道吐尼沙古麗·卡德爾的一些經歷。她們同樣是在就醫過程中使腿部落下殘疾的,而吐尼沙古麗·卡德爾年幼時父親去世,母親因為無法承受養育6個孩子的重擔而改嫁,吐尼沙古麗·卡德爾在小學五年級就輟學了,那時起,她就開始學習縫紉技術。
  該廠的車間主任李小輝告訴記者,吐尼沙古麗·卡德爾個性開朗,積極樂觀,縫紉技術過硬又勤學好問,她在哪個崗位都是一把好手,是個充滿正能量的好員工。
  如今,她們充滿了自信
  伽師縣雅戈爾制衣廠一共有350位員工,其中有300人都是本地的維吾爾族農民,最近,廠里正在趕著完成一個150萬件T恤衫的國際訂單。在這個占地100畝的廠區里,還有讓員工們免費就餐的清真餐廳、宿舍以及洗澡堂,員工們下了班在廠區里就可以享受到舒適的業餘生活。
  記者採訪時,比力克孜·買買提與努爾比亞·吐爾遜正飛快地踏著縫紉機,她們負責車縫衣服的側內標,因為她們是聾啞人,與她們交流需要有一定的手語基礎,為此李小輝特意學習了手語,還要求工廠里的維吾爾族主管與翻譯也必須學習基本的手語。
  今年28歲的比力克孜·買買提離異後獨自帶著8歲的女兒以種地為生,而19歲的努爾比亞·吐爾遜自從出生後就不會說話,在廠領導以及同事們的共同幫助下,比力克孜·買買提與努爾比亞·吐爾遜很快進入角色,現在,她們每個月都能有1500多元,甚至更多的收入。
  努爾比亞·吐爾遜用手語講述著,以前,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社會上,因為沒有獨立的收入,出門連坐個車、吃個飯都會感到自卑,加上自身身體的殘疾,她內心的痛苦沒有人知道。自從走進工廠,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和收入,她在朋友圈子裡不再有自卑感,從前只能在外面吃個拉麵,現在也能和其他人一樣到宴會廳去歡樂地聚餐,以前她和別人在一起聊的都是農活幹了多少的話題,現在說得最多的是工廠里發生的趣事。如今,她充滿了自信。
  阿依仙木古麗·吐爾遜站在工作台前,右手拿著剪刀認真地挑著衣領上多餘的線頭,不一會小山一樣的衣堆就只剩下了幾件。在工廠里,她瘦小的身形格外引人註目,而“長不大”的個頭,對阿依仙木古麗·吐爾遜本人正是一個很大的苦惱。
  出生在巴仁鎮葉坎克其克村的她在家裡排行老大,下麵還有一雙弟妹,在18年的人生當中,“長大”是她最大的期待。眼見弟弟妹妹都比自己高了,為什麼自己“長不大”?這對於阿依仙木古麗·吐爾遜自己、父母、親友、鄰居都成為一種深深的疑惑,最終醫生告訴她,她患上了矮小症。初中畢業後,阿依仙木古麗·吐爾遜考入一所職業高中,邊上學邊在外面打工,用瘦小的肩膀苦苦撐著自己強大的自尊。
  2012年7月20日是她終生難忘的日子,阿依仙木古麗·吐爾遜走進雅戈爾制衣廠,成為了一名產業工人。在查線工作組,她的工作速度之快、工作質量之高令人稱奇,同事工友們都很佩服她,這種佩服讓一種從未有過的被重視、被尊重的感覺包圍著阿依仙木古麗·吐爾遜,讓她的內心越來越自信、越來越強大起來。
  如今,阿依仙木古麗·吐爾遜每個月源源不斷地為家裡貢獻著一份經濟收入,家裡已經蓋起了新房子,她還為弟弟妹妹買了新書包、洋娃娃,這個別人眼中的“矮小”女兒、“矮小”姐姐反而成了家裡的支柱。
  ?  (原標題:命運備忘錄——新疆80後、90後農牧民轉型心路歷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vmdoemndg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